凄美的荣耀——蒋经国夫人蒋方良传奇(三)

  “她的脑筋里,恐怕只有先生、孩子,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要干什么”,据较常出入蒋家的宋时选了解。那么,对于蒋经国广为流传的婚外情,方良到底知不知道?如果知道,她又是如何处理的呢?

  有人坚信方良毫不知情。因为,“她对经国先生百分之百的信任”;况且,她自我设限,生活相当封闭,没有人会通这类的消息;即使已经媒体披露,她也看不懂中文……。

  有人则觉得纸包不住火。女人在这方面的直觉特别敏锐,她只是用夫妻大义无尽地包容罢了。不过这些人同时相信,即使方良知情,怕也影响不了她和蒋经国历经艰苦患难淬炼的感情。

  据长年在“七海官邸”执勤的侍卫见证,这对夫妇的确情感深厚。她称他“国”,他叫他“芳”;每早经国先生出门上班,方良总会亲自送到客厅门口,和他吻别。先生无法按时回家吃饭时,她一定空着肚子等候。在蒋家子女记忆里,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斗过嘴,真正是“相敬如宾”;而母亲此生最大的满足便是,“一直能陪伴着父亲,跟他相守在一起”。

  谨守本分的方良鲜少社交,几个较常来往的朋友,像赵聚钰、孙义宣、王永树、毛瀛初等夫人,一交就是几十年。经国先生担任“行政院院长”后,从不在外应酬,她更是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了。或因情感只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,旁观者大都发现,方良在管教子女方面比较宽松,“她就像一位典型的美国母亲般,宠爱与纵容儿子,”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克莱恩在所著《我所知道的蒋经国》一书中这样写道。因此,当经国先生去世,蒋家儿孙又纷纷远走他乡后,不少人担心,方良顿失依爱,将无法自处。

  有人劝她出国散心,也有人建议她返乡探亲。不过,她的家属认为,让方良回苏的提议毫无意义,甚至是一种刺伤,因为,“她已经是一个完全的中国化的妇女了”。

  “见到晚辈失礼,她常会说,这简直不符合中国文化的道统!”亲近她的人回忆。而她自己,更是把君臣、父子、夫妻……的分寸拿捏得清清楚楚,几乎从不逾矩。尤其是和经国先生相处,她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夫妇应守的伦理。

  为了悼念父亲的祭日,3个月前,蒋家子女分别从美、日、加等国返台。旅居加拿大的中兴电机董事长蒋孝勇、方智怡夫妇,还为母亲带回一个使她笑得合不拢嘴的礼物——七个半月大的新孙儿,蒋友青。子女在台北的日子,方良的生活暂时摆脱孤寂,过得温暖而充实。蒋家三姐弟和长媳徐乃锦,每天中午轮班回家陪母亲吃饭;他们嘘寒问暧,让方良感受春意。

  不仅心情已较为宽适,方良的健康也在复原中,去年8月底,她曾因呼吸困难,住进荣总加护病房。目前,除背脊与心脏使她无法做激烈运动或长途飞行外,在医护人员的央求下,她已展开少量户外活动。方良告诉“七海”的侍卫,帮她安排“人不多,风景可看”的地方,每周出门一两次。

  平日足不出户的方良选择畅游翡翠水库,意义特别深远。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,曾在一次私人聚会中透露,翡翠水库的位置,是经国先生下乡访问时发现的。经国先生对当地山川形势和地理名称都非常熟稔,甚至还曾企望,“将来退休了,能到那里当一名导游”。或许经国先生早知宿愿难偿,他交代家人,有朝一日,定要替他到翡翠水库看一看。

  事实上,和蒋经国相陪半世纪,始终不曾长时间分离的方良,有时似乎不认为经国先生真的走了。每天晨起,她会到他的房间里摸摸弄弄,并要求随从一星期带她去慈湖看他一次。

  而被留下来的她,依旧默然扮演着数十年如一日的角色。每到年节,她定回“士林官邸”,陪90许高龄的婆婆——宋美龄进餐。平时,她就独自在家看电视、录象带及书报、或客厅、院子里踱踱方步,偶尔和几位老友谈天叙旧,每周长媳徐乃锦会回家陪她吃两次饭。

  倒有些人主动表示愿意来陪她,但社交范围一直十分局限的方良,总觉得麻烦别人不好;面对不熟的人,她也不知道该谈些什么。每逢重要节庆,李登辉必携礼亲自登门拜望。知情人士表示,方良的情绪常因此紧张,总是一早就准备好,端坐在客厅里等候。

  半世纪来,生活已完全中国化的方良,此生是否还有什么待完成的心愿?“先父辞世,对她是一个打击”,蒋家子女说:“我们希望她能颐养天年,但她也就变得很淡泊,认为平平淡淡地过下去就很好。” (原载台湾《远见》月刊1990年4月号,大标题是重拟的,因为编辑需要,把有的段落一分为二,加了小标题,文字也做了处理。)(完)

内容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来源网络整理,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处理。

转载注明:http://cqcq520.com/jncq/03061180.html